配戴口罩建議
依照各類可能暴露到H1N1新型流感病毒的場所,提供民眾配戴一般口罩之建議。這些建議並依據民眾是否為可能因感染流感而引發重症的高風險族群[註1]而加以區別。
一、正常情況下:
- 高風險族群應儘量避免進出人口密集場所,若無法避免,應考慮配戴一般口罩。
- 當家中有H1N1新型流感病人或類流感症狀者:
-
- 病人咳嗽或打噴嚏時,應用面紙或手帕/衣袖遮住口鼻;離開房間或必須外出時,建議配戴一般口罩。
- 照護病人之家庭成員應考慮是否配戴一般口罩;高風險族群則應避免照護病人,如無法避免,應配戴一般口罩。
二、對於在職場上可能接觸到、陪同、面談或協助類流感病人之工作人員,建議如下:
- 應盡量與病人保持1公尺以上之距離。
- 與病人之互動應盡量簡短。
- 教育病人咳嗽或打噴嚏時,應用面紙或手帕/衣袖遮住口鼻,並盡量配戴一般口罩。
- 若屬於較可能因感染流感而引發重症的高風險族群,應盡量避免擔任可能會與類流感病人接觸的工作。
- 若無法避免,必須與類流感病人近距離接觸時,可視自身需要選擇配戴一般口罩。
三、 由於N95口罩之呼吸阻抗高,不利於長時間配戴,在居家或社區場所中,並不建議民眾或類流感病人配戴N95口罩,其考量如下:
- N95等級高效能口罩係指經次微米過濾效率檢測通過,可阻擋95%以上微粒穿透之口罩。由於其設計是為了保護配戴者,避免吸入可能帶有病毒的飛沫微粒,因此主要是提供醫護人員為H1N1新型流感病人執行會引發大量飛沫微粒的醫療處置時使用。
- 在配戴N95等級高效能口罩時,口罩面體是否密合臉部,不因有縫隙而產生洩漏,對能否發揮保護功效非常重要。因此,建議配戴者應先接受醫療評估及使用訓練,配戴時並做口罩密合度檢查。
- 兒童、孕婦因考量其臉型及口罩具高呼吸阻抗,並不建議配戴N95等級高效能口罩;而臉部有毛髮者因毛髮會妨礙口罩密合度,亦不建議配戴N95等級高效能口罩。
一般口罩類型
一、 若未特別指明,本指引所稱一般口罩係指拋棄式(單次使用)的外科(手術)口罩、一般醫用口罩等。包括標示為外科用、手術用、牙科用、醫療用、防疫用、隔離、防塵、雷射等用途之口罩。
二、 前述口罩依設計可分為三大類:
- 綁帶式口罩:有兩條綁帶可固定於頭部,並有鼻樑片,可調整以幫助貼合臉部,口罩形狀可能有平面型、折疊型和鴨嘴型。
- 一體成形口罩:以一條鬆緊帶固定於頭部並有鼻樑片,可調整以幫助貼合臉部。
- 耳掛式口罩:以兩側耳掛帶固定於頭部,形狀有平面型、折疊型等。
如何正確配戴一般口罩
- 請將口罩仔細覆蓋口鼻,確實綁好(綁帶式)或掛上耳掛帶(耳掛式),上下拉伸口罩使其完全覆蓋口鼻及下巴,若有鼻樑片須調整並壓合,使口罩與鼻樑、臉頰緊密貼合,以減少縫隙。
- 當使用口罩時,請避免以手碰觸口罩,在移除或清洗口罩後,請用肥皂和清水或是含酒精之乾洗手液洗手。
- 在照護生病的人之後,須立即移除口罩並且馬上洗手。
- 限拋棄式(單次使用)的口罩不可重複利用,使用過後應立即妥善棄置。
- 當口罩被弄濕或有異味時,請立即更換。
[註1] 所謂高風險族群,係指較可能因感染流感而引發重症的族群,包含:
- 5 歲以下的兒童;
- 65 歲以上年長者;
- 長期服用阿斯匹靈的兒童和青少年(18 歲以下),以及感染流感病毒後可能併發雷氏症候群(Reye syndrome)者;
- 孕婦;
- 有慢性肺部疾病(包括氣喘)、心血管、肝、腎、血液、神經、肌肉、或代謝疾病(如糖尿病)的成人和兒童;
- 免疫抑制(包括因藥物或愛滋病毒感染造成的免疫抑制)的病人
正確潔手方法
很多傳染病都是透過接觸傳播的。若雙手被病原體污染,尤其是接觸過糞便或呼吸道分泌物而沒有洗淨,便會很容易把疾病如痢疾、霍亂、肝炎、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等傳播。保持手部衞生是預防傳染病的首要條件。用梘液徹底洗手或用酒精搓手液消毒雙手均可保持手部衞生。
甚麼時候應潔手?
- 在接觸眼、鼻及口前
- 進食及處理食物前
- 如廁後
- 當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染污時,如打噴嚏及咳嗽後
- 觸摸過公共物件,例如電梯扶手、升降機按鈕及門柄後
- 為幼童或病人更換尿片後,及處理被染污的物件後
- 探訪醫院及院舍之前後
- 接觸動物或家禽後
一般情況下,當雙手有明顯污垢或可能被體液沾污例如如廁後或更換尿片後,打噴嚏及咳嗽後,應用梘液及清水洗手。如雙手沒有明顯污垢時,可用含70-80%酒精搓手液消毒雙手。
正確潔手步驟:
甲) 用梘液洗手, 程序如下:
- 開水喉洗濯雙手。
- 加入梘液,用手擦出泡沫。
- 最少用二十秒時間揉擦手掌、手背、指隙、指背、拇指、指尖及手腕,揉擦時切勿沖水。
- 洗擦後才用清水將雙手徹底沖洗乾淨。
- 用乾淨毛巾或抹手紙徹底抹乾雙手,或用乾手機將雙手吹乾。
- 雙手洗乾淨後,不要再直接觸摸水龍頭
- 可先用抹手紙包裹著水龍頭,才把水龍頭關上;或
- 潑水將水龍頭沖洗乾淨。
注意:
- 切勿與別人共用毛巾或紙巾
- 抹手紙用後應妥為棄置
- 個人用的抹手毛巾應放置妥當,並應每日至少徹底清洗一次,如能預備多於一條毛巾作經常替換,則更為理想
乙) 用酒精搓手液消毒雙手
- 把足夠份量的酒精搓手液倒於掌心,然後揉擦手掌、手背、指隙、指背、拇指、指尖及手腕,各處至少20 秒直至雙手乾透。請參照下圖用酒精搓手液潔手的技巧
漂白水的使用
漂白水是一種强而有效的家居消毒劑,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鈉 (Sodium hypochlorite),能使微生物的蛋白質變質,有效殺滅細菌、真菌及病毒。家用漂白水到處有售,且價錢廉宜,功效快速,因此,市民可使用稀釋的家用漂白水來消毒環境。使用漂白水時應小心處理,因為漂白水對黏膜、皮膚及呼吸道具刺激性,遇熱和光會分解,亦容易與其它物質產生化學反應。不當使用漂白水會影響其殺菌功能,甚至造成意外,威脅健康。過量使用漂白水或使用濃度過高的漂白水,會產生有毒物質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用具清潔前,首先預備一切所需用具,例如清潔工具、清潔/消毒劑、量度器皿及保護裝備。
清潔工具:
- 刷子、地拖、毛巾、噴壺、膠桶
清潔/消毒劑:
- 漂白水、清水
量度器皿:
- 湯匙、量杯
保護裝備:
- 口罩、膠手套、膠圍裙、護眼罩(最好有)
調校及使用稀釋漂白水的方法及步驟
- 調校或使用漂白水時要開窗,使空氣流通。
- 由於漂白水會刺激黏膜、皮膚及呼吸道,所以調校及使用漂白水時須佩戴保護裝備。
- 稀釋時要用凍水,因為熱水會令成分分解,失去效能。
- 以漂白水的次氯酸鈉濃度為5.25%來計算,調校方法如下
- 1比99稀釋家用漂白水(以10毫升漂白水混和於990毫升清水內),可用於一般家居清潔。
- 1比49稀釋家用漂白水(以10毫升漂白水混和於490毫升清水內),用於消毒被嘔吐物、排泄物或分泌物污染的表面或物件。
- 若使用的漂白水中次氯酸鈉濃度高過或低於5.25%,所用分量便要相應調整。
- 計算方法:漂白水分量倍數 = 5.25 ÷漂白水的次氯酸鈉濃度。
- 舉例說,使用的漂白水只含有5%次氯酸鈉,所用分量倍數便是5.25÷5=1.05倍。即是用10 x 1.05 = 10.5毫升漂白水來調校濃度。
- 可用湯匙及量杯準確地量度所需漂白水的份量。
- 消毒完的物品,應以清水冲洗及抹乾。
- 完成消毒後,把清潔用具浸於稀釋漂白水中30分鐘,用清水沖洗乾淨,才可再次使用。
- 最後用梘液洗手,用清潔的毛巾或用完即棄的紙巾抹乾雙手。
使用稀釋漂白水注意事項
- 避免用於金屬、羊毛、尼龍、絲綢、染色布料及油漆表面。
- 避免接觸眼睛。如果漂白水濺入眼睛,須以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及看醫生。
- 不要與其他家用清潔劑一併或混和使用,以防降低殺菌功能及產生化學作用。當混合於酸性清潔劑如一些潔廁劑,便會產生有毒氣體,可能造成意外,令身體受傷。如有需要,應先用清潔劑清潔及用水過清後,才再用漂白水消毒。
- 未經稀釋的漂白水在太陽光下會釋出有毒氣體,所以應放置於陰涼及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
- 由於次氯酸鈉會隨着時間漸漸分解,因此宜選購生產日期較近的漂白水,及不應過量儲存,避免影響殺菌功能。
- 經稀釋的漂白水,存放時間越長,分解量越多,殺菌能力便會降低,所以最好在24小時內用完。